產品詳情
港建砂漿注漿泵介紹
1 概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
2 主要技術參數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
3 結構及工作原理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
4 泵的使用與維護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5 泵的拆卸與裝配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
6 泵的潤滑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
7 泵在運轉中的檢修,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
8 滾動軸承、鋼球、密封件規格尺寸及裝配位置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
9 附錄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0
圖1 BW70/8雙缸砂漿泵外形圖
圖2 BW70/8泵頭結構圖
圖3 BW70/8泵體結構圖
首先感謝選購本公司的產品。在您使用該產品之前,請仔細閱讀本說明書,并妥善保存,以備查用。
本說明書系該產品維護操作指導書,可能會出現打印或排版印刷錯誤,因此本公司會定期修訂說明書,并將有關產品改進的內容納入新版本中。公司有對產品進行改進和對說明書進行更新的權力,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。說明書中內容與所購產品如有不符之處,以產品實物為準。本公司保留對說明書的最終解釋權。
1 概述
BW70/8臥式雙缸砂漿泵(以下簡稱砂漿泵)是我公司根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而開發的一種新型產品。廣泛應用于隧道、地鐵、道路、橋梁、水壩、礦山建設和高層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,地基加固,巷道密封,塌方修復及邊坡錨桿支護等各類注漿施工工程,該系列產品具有技術先進,操作簡單、功能完善,維修方便等優點。
2 主要技術參數
2.1 技術參數:(見表1)
(表1)
序號 |
主要技術參數 |
數值 |
單位 |
1 |
缸數 |
2 |
個 |
2 |
缸徑 |
80 |
mm |
3 |
活塞行程 |
75 |
mm |
4 |
吸水高度 |
2.5 |
m |
5 |
進水口直徑 |
64 |
mm |
6 |
排水口直直 |
38 |
mm |
7 |
電機功率 |
11 |
KW |
8 |
輸入轉速 |
1460 |
r/min |
9 |
帶輪節徑 |
φ400(B型×4槽) |
mm |
|
三角帶型號 |
B2032 |
mm |
10 |
沖次 |
100 |
C/min |
11 |
流量 |
75 |
L/min |
12 |
額定壓力 |
8 |
MPa |
13 |
外形尺寸 |
1200×850×900 |
mm |
14 |
整機重量 |
490 |
Kg |
3 結構及工作原理
BW70/8雙缸砂漿泵主要由電動機、泵體、底座、泵頭、氣室、壓力表、清洗閥、帶輪傳動等部分組成(詳見附錄 圖1)。電動機產生的動力經皮帶傳動至泵體,經曲軸連桿的旋轉運動變為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,從而控制泵頭內鋼球的開合進行吸排漿工作。
3.1 泵頭(詳見附錄圖2)
泵頭主要由出漿管(23)、進漿管(16)、泵頭三通(15)、鋼球墊(14)、鋼球(13)、四通焊接(7)、氣室(3)、密封組件等部分構成,為下進上出型,進漿管孔徑φ64mm,出漿管接頭為38快接,氣室上方設有M20×1.5內孔螺紋,便于安裝壓力表座及電控壓力表裝置。
3.2 泵體(詳見附錄圖3)
泵體由動力裝置和液力裝置兩部分組成,動力裝置包括曲軸、連桿、十字頭、十字頭銷、輸入軸、傳動齒輪等部分組成,曲軸結構設計合理,制造工藝先進,并經調質處理,經久耐用,本裝置引還入了軸承式連桿結構,具有傳動平穩、噪音低、耐磨性及減振性能良好、使用壽命長等特點;液力裝置主要由缸套、活塞、活塞座、活塞桿、活塞壓墊、泵頭等部分組成?;钊麠U、活塞座采用10°錐形密封,活塞壓緊采用M14×1.5內螺紋聯接方式,有效防止泥漿的滲入,折裝更加方便快捷,活塞為進口聚醚材質、反唇口結構,同心性好,極大的提升了連續注漿作業時間,降低了操作者的使用成本。
泵體的潤滑(曲軸箱)主要采用飛濺潤滑方式,即通過曲軸、連桿及齒輪的圓周運動來帶動潤滑油向四周飛濺以達到潤滑目的,固箱體內的潤滑油量不應太少,應經常保持潤滑油液面至油位孔,開泵前應首先檢查泵體及變速箱是否加注了潤滑油及加油量,保證充分的潤滑。加注潤滑油型號及加油量詳見(表2),泵體頂部設有加油排氣螺栓(28)(詳見附錄圖3),擰下此螺栓可向箱內加注齒輪油,并具有排氣功能,箱體后側設有油位螺栓(1)和一放油螺栓(2)(詳見附錄圖3),箱內潤滑油高度以達到油標螺栓端部平面為宜,當更換潤滑油時,可擰開放油螺拴(2)。
警示:設備投入運行前,請為曲軸箱加注潤滑油,油液達到油標螺栓端面為宜,機架安裝盡量放置水平,以免齒輪油液飛濺不均,部分齒面或曲軸缺油,造成機件干磨而損壞。?。?!
(表2)
序號 |
加油位置 |
潤滑油型號 |
數量(L) |
1 |
曲軸箱 |
械械油32(冬季)/46(夏季) |
4.5 |
BW70-8雙缸砂漿泵采用4槽B型三角帶傳動,具有傳動平穩,過載保護打滑等優點。驅動電機選用的是Y160M-4三相異步電動機,功率為11KW,傳遞扭矩大,效率高、損耗少。
警示:皮帶的調緊力度應適當,不易太松,但也不能拉的太緊,否則軸承長期受力轉動容易損壞,以能夠傳遞動力不打滑為原則,出廠時已調好,投入使用后應定期檢查三角帶的漲緊力度并及時調整?。?!
該型注漿泵機架用槽鋼、角鋼、鋼管、鋼板拼焊而成,底座槽鋼上有地腳螺栓安裝孔,安裝尺寸見(詳見附錄圖l),通過地腳螺栓可將泵在機臺木梁上固定。
BW70-8雙缸砂漿泵選用YN100耐震壓力表(0-10MPa),也可選用壓力自動控制的YX-150型磁助式電接點抗震壓力表,該表具有良好的抗壓力震動性能,調控方便靈敏、經久耐用,造型美觀,高壓保護值的調整方法為,向下按壓儀表中央的旋扭,然后順時針旋轉,使該旋扭內的撥叉帶動儀表的紅色定位指針到相應的壓力值處即可,當氣室壓力超過設定的工作壓力時,控制回路能切斷主電路電流,使電動機停止運轉,實現自動控制。儀表應垂直安裝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,應予定期檢驗,一般每隔三個月檢驗一次為宜。
清洗閥安裝在出漿口氣室側,起到用完后清洗泵頭及氣室的作用,每次注漿結束必須打開此閥門清洗,如不及時清洗會堵塞泵體,氣室、注漿管路,造成泵體高壓,損傷主機。
警示:砂漿泵使用完后,應及時打開清洗閥清洗泵頭,泵頭清洗應徹底,直至注出清水為至,否則會造成閥體堵塞,泵體高壓,損傷主機?。?!
吸水管內徑64毫米,長度不超過2.5米,濾水器外殼上有許多小孔可防止雜物和大顆粒砂子進入泵內。
4 泵的使用與維護
4.1 泵的安裝:
砂漿泵須安裝在混凝土或堅固的本質基礎上,不應傾斜,并用地腳螺栓固定,防止泵在工作時振動。
砂漿泵在使用及長期擱置或重新安裝后,在開動前一定要進行下列準備工作:
4.2.1 檢查各部潤滑油是否充足。
4.2.2 檢查濾水器吸水管道是否暢通,不得被臟物堵塞,軟管接頭處應用喉箍卡緊,保證密封不漏氣,檢查濾水器浸入漿池的位置,一般應在砂漿液面0.3-0.5米以下,濾水器距漿池底位置不小于0.5米
4.2.3 檢查各運動部件及零件有無松動或卡阻現象,
4.2.4 檢查皮帶及電動機傳動是否靈活可靠,有無打滑、掉帶現象。。
4.2.5 檢查各緊固件有無松動,特別是特別是M14×1.5×30活塞壓緊螺栓,十字頭與拉桿的聯接等是否擰緊。
4.2.6 檢查泵的吸水高度,在海拔1000米以內的地區,泵的吸水高度應不超過2.5米,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,應根據當地大氣壓降低程度、減少泵的吸入高度。
4.2.7 檢查壓力表是否完好,表盤及指針有無異常,示值是否準確。
4.2.8 檢查各部分電路是否連接正確無誤,有無松動、漏接、錯接等現象,所布線路是否附合安全用電相關規程。所用電器是否進行了可靠的接地保護。
4.3 泵的啟動
4.3.1 點動電動機,檢查電動機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,確保電動機按防護罩所指示的箭頭方向轉動;
4.3.2 開始施工作業以前,必須將適量細白灰膏或清水通過吸管泵入輸送管路,以潤滑管壁。
4.3.3 根據出漿量檢查漿泵的工作是否異常,正常即可接通漿池進行正常作業。
警示:電機運轉方向必須與帶輪防護罩箭頭所示方向一致,否則影響設備使用壽命,并使泵體內齒輪油液飛濺不均,部分齒面或曲軸缺油,造成機件干磨而損壞。?。?!
4.4.1 首先卸除漿管壓力,然后使泵吸入清水,將泵頭及缸套內部的余漿徹底清洗開凈,直至注出清水為至,然后再停泵;
4.4.2 停泵后,要對泵頭進行徹底的清洗,并漿泵內積水排凈,方法為(詳見附錄圖2):拆除進將管焊接(16)、出漿管焊接(12)的緊固螺栓(8)及螺母(9)、平彈墊(10、11),取出上下2顆鋼球(13)、鋼球墊(14)、骨架膠墊(17),并用清水將泵體清洗干凈,待泵內積水流凈后按相反順序重新裝好。
警示:在寒冷季節較長時間停泵時,需用清水將泵頭及管路清洗干凈,然后將泵頭、軟管中及其它管路中的水放盡,以免凍裂殼體,泵頭結冰,開機后會直接損壞泵體?。?!
4.4.3 長期停泵時必須將泵中的水和油全部放出,清理各部件上的砂漿,并將曲軸軸頸、齒輪、十字頭、十字頭滑套、十字頭銷軸、拉桿、缸套、泵頭內鋼球等部件涂上潤滑脂。
4.5 泵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:
4.5.1 泵的工作介質應無雜質,無腐蝕性,含砂量不宜過大。
4.5.2 進行注漿作業,工作壓力不得超過額定壓力的80%,在壓力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,嚴禁快檔高壓注漿,否則容易造成機件損壞,或人身傷害。由此造成的損失本公司不予承擔。
警示:嚴禁高壓憋泵,每班使用完必須徹底清理泵頭,并派專人操作設備,注漿作業中注意壓力表變化,如果持續高壓,應立即停泵、排壓、卸荷,查明原因并排除,否則會造成曲軸、連桿、泵頭、齒輪等機件的損壞,延誤工期?。?!
4.5.3 每班使用完工后應根據砂漿沉淀時間合理安排洗泵,及時清除泵頭及缸體內的多余殘渣,清洗方法為將吸漿管接到清水池中,開機,打開清洗閥直至注出清水為至。
警示:每次注漿完畢,應立即徹底清洗泵頭內殘存漿液,直到注出清水為至,否則長時間停滯會造成漿液凝固、鋼球卡堵、泵頭不吸漿、漿量少、排漿困難、注漿壓力高等故障?。?!
4.5.4 注意儲漿池內液面位置升降情況,液面太低要即時補充沖漿液;
警示:設備運行時必須接通漿液,嚴禁泵頭、活塞的干磨而影響使用壽命,并注意設備的日常保養?。?!
4.6 泵的維護保養:
4.6.1 定期檢查各密封部位的密封情況。
警示:如發現漏油、漏漿情況要立即修理或更換密封件,以免造成更大的不必要的損失?。?!。
4.6.2 定期檢查各運動部位的潤滑情況,經常保持各潤滑部位有足夠的潤滑油,換油時應選用規定牌號的全新潤滑油。
4.6.3 經常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松動。
4.6.4 注意泵在工作時的異常響聲,如發生異常響聲應停泵檢查排除。
4.6.5 缸套與活塞要始終保持密封,松緊適度,不得過緊,過緊會增大缸套的磨擦力,使缸套溫度過高,降低活塞使用壽命,但不能太松,否則活塞會漏漿,或更換同型號的新活塞。
5 泵的拆卸與裝配(參照附錄圖1、圖2、圖3)
BW70-8雙缸砂漿泵可按泵體、泵頭、動力機、機架四大件分解運輸,泵體、泵頭在維修時可全都拆卸。
5.1.1 拆下四根三角皮帶可使泵體與電動機分開;
5.1.2拆下電動機底座上四個固定螺拴,可使電動機與機架分離。
5.2.1 松開泵頭與箱體連接的6個螺桿上的螺母,可使泵頭與缸套、泵體分離;
5.2.2 泵頭的分解按(見附錄圖2)及4.4.2的方法進行。
5.3 活塞、活塞桿、活塞座、缸套拆卸(見附錄圖3)
5.3.1 使用隨機攜帶的活塞拆卸套筒,松開活塞桿上的M14×1.5×30螺栓,取出活塞壓墊,拆下活塞;
5.3.2 取出缸套;
5.3.3 用扳手卡住拉桿的對方,擰松拉桿與十字頭的聯接螺紋,拆下活塞桿。
5.3.4 活塞座與活塞桿采用錐度配合,向下輕輕敲擊即可卸下活塞座。
5.4 密封座的拆卸
5.4.1 拆除缸套后即可將密封座取出;
5.4.2 松開油封壓蓋的3個緊固螺釘,取出油封壓蓋;
5.4.3 取出32×45×7防塵圈及32×45×7K型油封。
警示:安裝油封時唇口必須向內,防塵圈唇口向外、先將拉桿安裝到十字頭后再將防塵圈裝上?。?!
5.5 泵體拆卸(詳見附錄圖3)
5.5.1 取下放油螺栓(2),放出潤滑油;
5.5.2 拆下泵體輸入軸的皮帶輪,箱體兩端的軸承壓蓋、曲軸壓蓋等;
5.5.3 拆下泵體上半部分聯接螺栓,將泵體分解;
5.5.4 拆下連桿軸用卡簧,將兩個連桿與曲軸分離,拆下曲軸軸承;
5.5.5 拆下傳動軸及軸齒輪;
5.5.6 在曲軸箱外拆卸連桿軸承、十字頭、十字頭銷軸等。
注漿泵的裝配順序按拆卸順序反向進行,裝配時須注意下列事項:
5.6.1 裝配前各部件必須清洗干凈,零部件表面避免磕碰,劃傷痕。
5.6.2活塞桿端部外螺紋與十字頭端部內連接螺紋要旋緊。
5.6.3密封座與缸套、滑套及缸套與泵頭結合處的骨架膠墊不允許有裂紋等損壞。
5.6.4活塞與缸套的間隙要調整適當,不要過緊過松。
警示:活塞扭緊力度要適當,過緊會增大泵的負荷,使其運轉困難,過松容易漏漿?。?!
5.6.5整機在機架上安裝時,需校正三角皮帶與帶輪平行度。
5.6.6 各部位連接螺栓應擰緊。
6 泵的潤滑
潤滑可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,使運動部件的磨損減至最小,為此所有齒輪和軸承以及運動部件必須保持良好的潤滑,并防止其它雜質進入油中。
警示:定期檢查泵體的潤滑情況,每隔6個月按時更換一次全新、足量、牌號相符的潤滑油?。?!
曲軸箱體內軸承和齒輪、連桿、十字頭等運動部件是靠泵體內L- AN全損耗系統用油(GB/T443-1989)飛濺潤滑,冬季用32號,運動粘度28.8~35.2,閃點>150℃,夏季用46號,運動粘度41.4~50.6,閃點>160℃。
7 泵在運轉中的檢修,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
要保證泵的正常運轉,必須定期地按時檢查泵的運行情況,并將發現的缺陷及時加以消除,泵的故障現象、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(詳見表4)
(表4)
故障現象 |
原因分析 |
排除方法 |
電機不轉 |
線路不通 |
檢查線路、保險絲、斷路器 |
料缸內結塊或污物 |
清除缸內結塊雜物 |
|
電機損壞 |
檢查電動機或更換 |
|
電機溫升過高 |
長時間超載運行 |
降低負荷 |
電壓太低 |
檢查電源線路 |
|
電機定子潮濕 |
電機干燥處理或更換 |
|
排量不足或 不能排送砂漿 |
濾水器露出液面。 |
將濾水器浸入液面下0.3-0.5米。 |
濾水器堵塞。 |
清洗濾水器。 |
|
吸水管路密封不嚴,吸入空氣。 |
檢查各管道密封接口,并消除之。 |
|
泵頭鋼球被砂?;螂s物卡死 |
拆開泵頭徹底清洗 |
|
活塞或缸套磨損、拉傷或損壞,失去密封性能。 |
調整活塞與缸套過盈量或更換。 |
|
皮帶打滑。 |
調整皮帶松緊度。 |
泵運轉困難 |
活塞與缸套過盈量太大,密封過緊。 |
適當調整活塞的壓緊螺栓,減小活塞與缸套過盈量。 |
連桿軸承損壞或卡死。 |
更換連桿軸承 |
|
活塞、拉桿、十字頭、連桿變形卡死。 |
檢查并消除之。 |
|
泵頭或輸漿管堵塞。 |
清理泵頭,輸通管路。 |
|
皮帶磨損。 |
更換同型號三角皮帶 |
|
異常響聲 |
泵體內連桿軸承磨損或間隙過大。 |
更換連桿軸承 |
活塞與拉桿間有松動。 |
緊固活塞桿鎖母。 |
|
泵體、變速箱內軸承間隙不當或機件損壞。 |
調整軸承間隙,或更換。 |
|
壓力表 不工作 |
壓力表座內沒加油。 |
在壓力表座內加注食用油 |
壓力表座隔膜損壞 |
更換壓力表座隔膜 |
|
壓力表座進氣口堵塞 |
清除表座堵塞 |
|
壓力表損壞。 |
維修或更換同型號壓力表。 |
|
電壓力表線路故障 |
檢查并維修 |
|
運轉過程中溫升過高或個別部位發熱嚴重 |
活塞桿變形,活塞座與缸筒摩擦 |
更換活塞桿 |
各箱內潤滑油裝得過滿或缺油。 |
檢查潤滑油量,使其在規定高度。 |
8 滾動軸承、鋼球、密封件規格尺寸及裝配位置
8.1 滾動軸承規格表:(參照附錄圖3)見(表5)
(表5)
序號 |
代號 |
名稱及規格 |
數量/臺 |
裝配部位 |
1 |
GB/T276-1994 |
深溝球軸承6311 |
2 |
曲軸 |
2 |
GB/T276-1994 |
深溝球軸承6309 |
3 |
輸入軸 |
3 |
GB/T276-1994 |
深溝球軸承61926 |
2 |
連桿 |
8.2 鋼球規格表(參照附錄圖2)(見表6)
(表6)單位:mm
序號 |
代號 |
名稱及規格 |
數量/臺 |
裝配部位 |
4 |
GB/T380-77 |
Φ50 |
4 |
泵頭 |
8.3 密封件規格表(參照附錄圖2、3)(見表7)
(表7)
序號 |
名稱及規格 |
數量/臺 |
裝配部位 |
1 |
O型密封圈20×2.5(外徑×線徑) |
2 |
加油排氣螺栓、放油螺栓 |
2 |
O型密封圈70×3.1(外徑×線徑) |
2 |
泵頭四通法蘭盤 |
3 |
骨架油封80×45×12 |
1 |
泵體輸入軸 |
4 |
K型油封32×45×7 |
2 |
密封座 |
5 |
防塵圈32×45×7 |
2 |
密封座 |
6 |
骨架膠墊70×83×2.5 |
8 |
泵頭 |
7 |
骨架膠墊80×90×2.5 |
6 |
缸套、滑套 |
附錄:(圖1)BW70/8雙缸砂漿泵外形圖
1 電動機 2 電動機緊定螺栓 3 三角帶 4 泵體 5 帶輪 6 底座 7 螺桿
8 缸套 9 泵頭總成 10氣室 11壓力表 12 壓力表座 13 清洗閥
附錄:(圖2)BW70/8泵頭結構圖
1 YN100耐震壓力表(10MPa) 2 壓力表座總成 3 氣室 4 清洗閥 5油塞M36×1.5
6 組合墊圈36 7 四通焊接 8螺栓M12×45 9螺母M12 10 平墊12 11 彈墊12
12 出漿管 13 φ50鋼球 14 鋼球墊 15 泵頭三通 16 進漿管(φ64)
17 70×83×2.5骨架膠墊 18螺栓M12×65 19螺母M12 20 平墊12 21 彈墊12
22 O型圈70×3.1 23出漿管(38直通)
1 油標螺栓 2 放油螺栓 3 曲軸箱 4 曲軸 5 連桿 6 孔用彈性擋圈30
7 十字頭銷 8 十字頭 9 滑套 10骨架膠墊80×90×2.5 11 密封座 12 缸套 13螺桿 14 六角螺母M16 15彈簧墊圈16 16 泵頭總成 17 活塞壓墊 18螺栓M14×1.5×30
19 組合墊圈14 20 活塞 21 活塞座 22拉桿 23 油封壓蓋 24防塵圈32×45×7
25 K型油封32×45×7 26 圓頭A型平鍵14×9×63 27 輸入軸 28 加油排氣螺栓
29 曲軸箱蓋 30 六角螺栓M12×4